问题 | 抢劫与绑架罪行的刑罚减轻与加重 |
释义 | 抢劫绑架量刑标准:同时触犯抢劫和绑架罪的行为人,根据情况数罪并罚。抢劫罪的量刑根据不同情形,最低三年有期徒刑,最高死刑;绑架罪的量刑根据情节轻重,最低五年有期徒刑,最高无期徒刑或死刑。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作为人质的,最低十年有期徒刑,最高无期徒刑或死刑。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也适用相应的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 抢劫绑架量刑标准:如果行为人同时触犯两罪,会根据实际情况数罪并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抢劫与绑架罪行的刑罚变化趋势与法律规定 抢劫与绑架罪行的刑罚变化趋势与法律规定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对于这些严重犯罪行为的刑罚也在不断调整。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抢劫和绑架罪行属于严重犯罪,其刑罚通常较重。然而,随着社会对于犯罪的认知和对于刑罚制度的反思,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倾向于减轻刑罚,注重犯罪分子的改造和社会重新融入。因此,近年来,一些地方对于抢劫和绑架罪行的刑罚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减轻趋势。然而,这并不代表对于犯罪的宽容,法律仍然会依法惩治罪犯,保护社会安全和人民利益。 结语 抢劫与绑架罪行的刑罚变化趋势与法律规定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对于这些严重犯罪行为的刑罚也在不断调整。近年来,一些地方对于抢劫和绑架罪行的刑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轻趋势,但这并不代表对于犯罪的宽容。法律仍然会依法惩治罪犯,保护社会安全和人民利益。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五条 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公安机关执行的,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交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