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先确认劳动关系还是先确认工伤? |
释义 | 工伤认定需要先认定劳动关系,无劳动关系即无工伤。如存在争议,可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将相关法律文书送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恢复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认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人社部意见第五条。 法律分析 工伤认定需要先认定劳动关系,存在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存在劳动关系,自然也就不存在工伤。并且相关法规也规定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发现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确认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此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当事人。劳动关系依法确认后,当事人应将有关法律文书送交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该部门自收到生效法律文书之日起恢复工伤认定程序。所以,工伤认定需要先认定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 拓展延伸 劳动关系与工伤:优先处理的次序疑问 在处理劳动关系和工伤问题时,确定优先处理的次序是一个重要的疑问。首先,应该明确劳动关系的基本情况,包括雇佣关系、劳动合同等,以确保双方权益的保护。其次,对于工伤问题,应该关注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和赔偿。然而,具体次序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法律法规、公司政策、紧急程度等。一般而言,如果工伤问题涉及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其工作能力,应该优先处理工伤。而对于劳动关系的处理,可以在工伤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再进行。综上所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劳动关系和工伤处理的次序,以保护员工权益和维护企业正常运营。 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工伤认定需要先认定劳动关系。法律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进一步扩展了这一观点。在处理劳动关系和工伤问题时,确定处理次序是关键。首先,应明确劳动关系基本情况,保护双方权益。其次,应关注员工安全和健康,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和赔偿。具体次序需考虑法律法规、公司政策、紧急程度等因素。一般而言,工伤问题涉及员工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工作能力时应优先处理。综上所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劳动关系和工伤处理次序,以保护员工权益和企业正常运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