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失业保险金未缴纳,如何解决?
释义
    单位未缴纳失业金的处理办法:职工可向劳动监察投诉,要求补缴社保并加收滞纳金,也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58条和第84条。劳动合同未交付的处理办法: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或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交付劳动合同。法律依据: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未订立,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交付。
    法律分析
    一、单位没交失业金怎么办
    1、单位没交失业金不缴纳失业保险的,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改正,要求补缴社保,并加收滞纳金。用人单位因为没有缴纳失业保险,因此影响到劳动者不能享受失业保险金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赔偿。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二、劳动合同没给怎么办
    劳动合同没给的处理办法:协商或仲裁解决。用人单位自订立劳务合同后,未向劳动者交付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或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交付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结语
    在单位未缴纳失业金或未交付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职工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未缴纳失业保险的情况,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要求补缴社保并加收滞纳金;同时,也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赔偿。而对于未交付劳动合同的情况,职工可以通过协商或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交付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都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职工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在遇到问题时采取适当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