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驾出事故后,能否立即回家再饮酒? |
释义 | 酒驾出事就地再喝酒如何认定:案例中,被告在交通事故后继续饮酒以逃避法律追究,最终被认定为醉酒驾驶罪,法院判处刑罚。律师指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逃避酒精检测前继续饮酒,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即可认定为醉酒驾驶。此案教训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继续饮酒只会使酒精含量升高,从酒驾升级为醉驾。 法律分析 酒驾出事就地再喝酒如何认定 案情简介:酒驾出事就地再喝酒 2016年10月9日晚,刘某与两个朋友一起喝酒后分别离开。23时30分许,刘某驾车在一交叉路口左转弯时,与一小轿车相撞,造成两车受损。双方当时就赔偿问题协调未果,刘某在明知已有人报警,在等待交警处理事故期间,为逃避法律追究,又和他人一起到路边烧烤店喝酒。民警赶至现场,于次日3时将刘某带至医院抽血取样,经鉴定刘某血样乙醇浓度为120.8毫克/100毫升。刘某称,发生事故后,在现场又碰见一位朋友,该朋友劝说其继续饮酒,待警察来了就说是事故后才喝的酒,意图以此逃避法律制裁。而相关证据已证实,刘某在交通事故发生前有饮酒行为。 法院审理:弄巧成拙构成醉酒驾驶被判处刑罚 法院审理认为,刘某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在等待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乙醇浓度为120.8毫克/100毫升,已达到醉酒标准,依法应认定为醉酒。刘某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已构成危险驾驶罪,考虑到刘某已赔偿受害人并得到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故法院以危险驾驶罪从轻判处其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律师说法:佯装事后饮酒应否认定为醉驾 此案教训极为深刻,属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意是逃避法律制裁反而弄巧成拙自陷囹圄。2013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测或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应当认定为醉酒。 该案中已查实刘某在发生交通事故前已饮酒,而发生交通事故有人报警也必须进行酒检,冷静思考肯定会明白,继续饮酒只能越抹越黑。且刘某肯定没想到,其继续饮酒只能使酒精含量越来越高,从酒驾升级为醉驾。庭审中,刘某显示出悔意,称不该听信朋友的话,存侥幸心理,自乱心智,若是酒驾,只是治安处罚,而不至于有牢狱之灾,其在法庭上提出的对其暂予监外执行的意见因不符合条件也未被采纳。 结语 醉驾出事,就地再饮酒如何认定?此案中,刘某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制裁,在抽取血样前又饮酒,导致血液乙醇浓度达到醉酒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虽然刘某已赔偿受害人并得到谅解,但法院仍以危险驾驶罪从轻判处其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该案教训深刻,佯装事后饮酒只会弄巧成拙,应慎重对待酒驾问题,遵守交通法规,以免自陷囹圄。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