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按照什么要求 -法律知识
释义
    法律分析:
    在认定对象中增加了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商业老字号、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特殊类型文物,反映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新特点,有利于《文物保护法》在新形势下更为有效地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办法》采用听证会、行政复议等方式,保障了公众在文物认定过程中的参与权。《办法》在强调文物认定是地方文物行政部门的行政职责的同时,明确文物的所有权人或持有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样也可以书面申请认定文物。文物认定工作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文物认定和定级工作的质量,推动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制。
    法律依据: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文物认定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文物认定,是指文物行政部门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确认为文物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二条 所列各项,应当认定为文物。
    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商业老字号、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特殊类型文物,按照本办法认定。
    第三条 认定文物,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认定文物发生争议的,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作出裁定。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的要求,认定特定的文化资源为文物。
    第四条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文物认定工作的范围和重点。
    第五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并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对普查中发现的文物予以认定。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挥作用。
    第六条 所有权人或持有人书面要求认定文物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提供其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以及认定对象的来源说明。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决定并予以答复。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文物所有权人或持有人依法承担的文物保护责任。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整理并保存上述工作的文件和资料。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书面要求认定不可移动文物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提供其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并作出决定予以答复。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认定文物,应当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召集专门会议研究并作出书面决定。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或设置专门机构开展认定文物的具体工作。
    第九条 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自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公告之日起生效。
    可移动文物的认定,自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作出决定之日起生效。列入文物收藏单位藏品档案的文物,自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之日起生效。
    第十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的规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文物定级工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9: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