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残疾人接受职业培训,有哪些渠道? |
释义 | 残疾人接受职业培训的渠道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将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融于社会公共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之中,残疾人可以参加这类职业技术训练。另一方面,有专门为残疾人开辟的职业培训渠道。主要是:高等院校、中专、职业高中对残疾人进行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安排专门课程进行职业心理和职业技术训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开展的职业技术训练;各级残联举办的职业培训班;福利企业对残疾职工的岗前训练、转岗训练。残疾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任意一种渠道. 劳动者就业有职业培训吗 劳动者就业有职业培训。《劳动法》第六十六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第六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承担哪些培训职责? 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组织、按要求认真对本单位职工实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根据我国《劳动法》、职业教育法有关规定,企业需承担法定的培训义务。根据1996年《企业职工培训规定》的规定,职工培训是指企业按照工作需要对职工进行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管理知识、技术业务、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活动。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其主要目的是使用人单位能够将岗位的特点和残疾职工的自身情况结合起来,开展更为有效、更具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文化素质、就业前后通过培训所掌握的劳动技能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三方面的基本素质,使残疾职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员工接受培训后跳槽有赔偿费吗 员工培训完就跳槽,应该赔偿公司实际支出的培训费用。《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一般要与参加培训的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参训劳动者违约可以按约追究违约责任。 农民工讨薪有哪些渠道 1、先协商先争取协商解决。协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联合起来,可以选出代表协商;要主动亮出证据,并注意通过录音等方式保存协商记录;讲明政府和法律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罚。2、找工会申请调解如所在单位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可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请注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必须由工会代表担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工会职责所在。遭遇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前往工会帮扶中心、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工会可以直接出面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或者协调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解决;需要打官司时,工会还会提供专业法律援助。3、找政府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可登录当地社保部门官网,或直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投诉时要注意:拖欠工资行为须是2年内发生;查清隶属关系,到单位所在地的监察机构投诉;投诉书面材料要说明姓名、性别、身份证明、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说明被拖欠工资的事实和要求足额支付工资等投诉请求事项。如果不会写投诉书面材料,也可以口头投诉,由接待人员记录,经投诉人确认无误后按手印。4、申请仲裁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现在,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开辟了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对欠薪争议案件优先受理、开庭;及时裁决、结案。5、打官司分三种情况: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6、申请免费法律援助打不起官司的讨薪农民工,可以向欠薪的老板和单位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请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免费帮你打官司。申请时要提交:①身份证明材料;②经济困难的证明;③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方便残疾人申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015年9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残疾人两项补贴由残疾人自愿申请。为方便残疾人申领补贴,规定了以下措施。一是规定申请人既可以是残疾人本人,也可以是残疾人的法定监护人、赡养、抚养和扶养人、所在村民(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他委托人。方便残疾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申领人。申领补贴需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二是审核程序上,依托“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逐步审核补贴申请,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比对,让残疾人只跑一次路、只办一次申请手续。三是采取社会化形式发放补贴金,既方便残疾人领取,又避免现金直接发放形式容易出现的冒领、截留或者挪用现象。 该内容由 曲兴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