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熊孩乱打赏,父母能否追回? |
释义 | 不满八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打赏行为无效,可以追回;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需根据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判断是否追回;成年人或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不可追回。 法律分析 不满八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打赏行为无效,可以追回打赏。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判断此类熊孩子的打赏金能否追回需根据上述因素进行甄别。若打赏的金额符合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则打赏金无法追回。若打赏的金额超出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则该打赏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的情况下可以追回,但若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则行为有效,不能追回。 成年人或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对主播的自愿打赏可视为赠予行为,在赠予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后,若无严重侵害赠予人或者其近亲属合法权益、对赠予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等情形的,不可撤销赠予。因此,若无上述法定情形,则打赏金无法追回。 拓展延伸 熊孩乱打赏:父母权益如何维护? 熊孩乱打赏行为对父母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首先,父母应与孩子进行沟通,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和资金。其次,监督孩子的网络行为,限制他们的消费权限,避免乱打赏情况发生。此外,父母还可以与相关平台合作,设立安全防护机制,确保未经授权的消费无法进行。如果孩子进行了乱打赏行为,父母可以与平台联系,要求追回款项,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总之,父母应积极履行监护责任,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确保孩子不会滥用资金,同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结语 对于未满八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打赏行为可以追回。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根据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来判断打赏金是否可以追回。若符合条件,则无法追回;若超出条件,则可以追回,除非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对于成年人或主要依靠劳动收入的十六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其打赏行为视为赠予行为,一旦转移财产权后,除非存在严重侵害赠予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未履行扶养义务等情形,否则不可撤销赠予。父母应采取措施保护自身权益,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和资金,并与相关平台合作设立安全防护机制,确保未经授权的消费无法进行。如发生乱打赏行为,父母可与平台联系追回款项,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条: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条: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通知》9.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