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骗婚取得的婚姻有效吗? |
释义 | 婚姻诈骗是以骗取对方财产为目的,并不是真的想和对方结婚。不过,在办理结婚证的过程中,双方确实是通过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合法取得结婚证书,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婚姻是否无效呢? 判断一个婚姻是否有效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判断,通常无效婚姻包括: 1、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违法行为。无论是法律上的重婚,还是事实上的重婚,均属无效。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禁止结婚的亲属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出自同一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直系血亲之外的血亲,无论辈分是否相同,都禁止结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主要是表兄弟姐妹结婚。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 4、未到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根据法律规定来看,骗婚不属于法定的无效婚姻。但是骗婚不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必备条件,一个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骗婚属于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且骗婚如果骗取财产金额较大时,可能会涉及诈骗犯罪。在此建议当事人如果遇到骗婚行为应及时报警,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不知如何处理也可找个骗婚专业的律师咨询了解。 一、结婚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结婚的条件包括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共五条。 (1)必须男女双方安全自愿 《民法典》第1046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民法典》第1047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男22周岁,女20周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线。法定婚龄具有强制性,违背法定婚龄结婚的行为,为违法行为。如虚报结婚年龄欺骗登记机关,或不足法定年龄的事实婚,均属违法婚姻。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民法典》第1041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已有配偶的,不予登记。即要求结婚的人,只能是未婚男女,丧偶或离婚的男女。只有无配偶的人,才具有结婚的条件。要求复婚的,也必须是双方没有再婚,或再婚而又均离异的人。如果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复婚,则构成重婚。这种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4)禁止结婚的血亲关系 ? 《民法典》第1048条第一款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这是结婚的禁止条件。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即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旁系血亲指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姊妹、伯叔、姑与侄子女、堂兄弟姊妹,舅姨与甥子女、表兄弟姐妹等。 (5)禁止结婚的疾病 《民法典》第1048条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禁止结婚的疾病有以下三个方面: A、患麻风病未经治愈者不得结婚。 B、患性病未经治愈者不得结婚。性病是指梅毒、淋病等多种形式的传染性较强的疾病。 C、患有其它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男女不得结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