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院医疗事故致人死亡,如何应对? |
释义 | 医院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理方法:协商解决,如不成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提出主张。若医生不负责任导致直接死亡或重大伤害,构成医疗事故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医疗事故争议可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需提出书面申请。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罪的界限在于医生是否有主观失误。医疗机构需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若是需承担赔偿责任,否则不需赔偿。 法律分析 一、医院出现医疗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处理 如果病人因为医疗事故去世,产生医患纠纷,首先可以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对于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那就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具体的可以由医患双方向本地的医学会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患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然后具体的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相应的主张。 如果鉴定出是有医生不负责任导致病人直接死亡的或者对病患造成重大伤害的,那么就构成医疗事故罪。中国法律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八条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二、如何界定医疗事故罪和医疗意外的界限呢 医疗意外,是指由于患者本身体质异于常人或者病情在目前的科学范围内还没有解决办法而造成不良后果。医疗意外和医疗事故罪都可能造车玩那个病人死亡或者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失,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医生主观上是否有失误。 如果病患死亡时因为医生的主观原因造成的,那么构成医疗事故罪。如果是因为义务因医务人员难以预料或难以防范的因素所引起,由属于医疗意外,不能以犯罪论处。如上述后果是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罪中的疏忽大意过失颇为相似,二者不但都发生了严重后果,而且对严重后果的发生都没有预见。二者的区别在于,疏忽大意过失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医疗意外是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难以预见而没有预见。 当发生医疗事件导致患者死亡的时候,首先需要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如果是属于医疗事故,那么医疗机构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或者是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如果不属于医疗事故,那么医疗机构不需要进行赔偿。 结语 医疗事故处理的关键在于协商和鉴定。对于医院出现的医疗事故致人死亡,双方可以首先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如果鉴定结果显示医生不负责任导致死亡或重大伤害,构成医疗事故罪,依法可追究刑事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患者死亡后尸检的程序和要求,尸检结果可以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对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需要明确的是,医疗意外和医疗事故罪的区别在于医生是否有主观失误。根据情况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双方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