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被告精神病离婚如何处理
释义
    离婚案件中被告有精神病可以根据情况参与诉讼。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亲属作代理人参与离婚案件的处理。
    一、得过精神病的人有民事行为能力的需要监护人吗
    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畴,所以需要监护人。
    二、精神病寻衅滋事怎么判
    并非所有的精神病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才是。认定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未经过法定认定程序的精神病人,不能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行为能力认定的法定过程中,仍然要另外进行鉴定,而不能以当事人的精神疾病作为当然的依据。由上可知,不能当然地认定精神病人就是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抑郁症也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但是抑郁症患者可以辨认自己行为,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分类是什么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具备部分民事行为能力。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指不具备以自己的独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设立民事义务的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有诉讼行为能力意味着能够亲自参加民事诉讼活动,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有民事行为能力即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而在我国民事行为能力被分为,因此有理由相信民事诉讼行为能力分为问题,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原则上有相同之处。如何申请认定公民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目前,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认可当事人自行提供的、由医院或街道出具的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文件,要求当事人必须经法院审理认定并出具生效的法律文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2: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