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告人的精神状况对死刑辩护的结果是否有影响? |
释义 | 法律分析:被告人的精神状况对死刑辩护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死刑辩护时,被告人若能够证明自己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或智力障碍,可以作为辩护的重要依据。但精神疾病并不一定能免除死刑的判决,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的精神状况,特别是患有精神疾病、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情况应当得到重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精神病人在作案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是故意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患有智力障碍的人在作案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照精神病人的规定处理。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死刑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被告人有心理疾病或智力障碍的,如确实对其犯罪行为的故意、认识或行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可作为减轻、免除死刑的酌定情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