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夫妻间有无财产侵权一说?
释义
    夫妻间的财产侵权问题及其特征。夫妻一方擅自处理共同财产、虚构债务和将财产赠与他人都构成婚内财产侵权。这种侵权行为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由具有合法夫妻身份的配偶一方对另一方的侵害。侵权行为的目的是不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目的,剥夺了另一方对财产的权益和知情权。侵权行为还可能导致另一方丧失对共同财产的控制权。
    法律分析
    一、夫妻间有无财产侵权一说?
    只要不是基于共同生活的目的,夫妻一方侵犯另一方平等处置财产的权利,即构成婚内财产侵权。生活中常见的形式有几下几种:
    1、夫妻一方擅自处理变卖夫妻共同财产
    常见的是夫妻一方擅自变卖房产,因为房产价值大,所以也常常成为离婚诉讼中双方主要财产争议的焦点。夫妻感情一旦破裂,双方陷入面临离婚的僵局时,最容易出现一方擅自变卖房产的情况,尤其是产证上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因为根据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第三方完全有理由相信此房产只属于一人。只要被登记在产证上的一方同意,交易就是真实有效的,日后另一方追究起来,第三人也能依据善意取得原则取得房产。
    2、夫妻一方虚构债务
    现在,在离婚诉讼中,一方为了多了多争取财产,“虚构债务”的现象越来越多。在离婚诉讼中,这种“虚构债务”的现象不在少数。
    3、夫妻一方将财产赠与他人
    夫妻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私自将财产赠与他人,同样是一种婚内财产侵权行为。
    二、婚内财产侵权的特征是什么?
    1、发生时间的特殊性:只是存在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包括分居、诉讼期间和离婚判决未生效期间。其余包括婚前、婚后发生的侵权行为、男女同居期间发生侵权行为均不属于婚内侵权。
    2、侵权主体的特殊性:是具有合法夫妻身份的配偶一方对另一方的侵害。第三方与配偶一方共同侵害配偶另一方的合法权益也属于婚内侵权行为。但第三方对配偶一方的侵害不属于婚内侵权主体。
    3、侵权目的的特殊性:夫妻双方都有权基于家事代理权的范围内,处理夫妻共同财产。而婚内财产的侵权行为不是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目的,以不合理的理由,不合法的手段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剥夺了配偶另一方对被处理财产的权益和知情权。
    4、包括夫妻一方占有使用绝大部分夫妻共同财产而使得另一方完全丧失或基本丧失对夫妻共同财产的控制。
    结语
    婚内财产侵权是指夫妻一方在非基于共同生活目的的情况下,侵犯另一方平等处置财产的权利。常见形式包括擅自变卖共同财产、虚构债务以争取更多财产、未经同意将财产赠与他人等。婚内财产侵权具有特殊性,仅存在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侵权主体为合法夫妻身份的配偶一方,侵权目的不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目的,严重侵害配偶另一方的权益和知情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二十九条 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