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刑是怎么回事?
释义
    在我国,死刑通过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执行死刑前,罪犯有权会见近亲属,或经过批准后会见其他亲友。想会见未成年子女的,经过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同意,可以会见;但如果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可以通过视频方式会见。另外,如果罪犯希望录音、录像留下遗言,也可以允许。死刑执行后,法医会进行验证,确认罪犯已经死亡。在场书记员会如实记录执行情况,并拍摄罪犯被行刑前后的照片,上报最高人民法院。罪犯的骨灰将在一定期限内通知家属领走,因民族、宗教等原因不宜火化的,可以由家属领走尸体。
    一、死刑执行流程有哪些
    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2、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交付执行3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3、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即认真核对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基本犯罪事实及其他情况,确保被执行的人就是判决、裁定所确定的死刑罪犯,以防止错杀;还要询问罪犯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4、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
    5、执行死刑完毕,应当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后,在场书记员制作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包括执行死刑前后照片)及时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二、我国死刑是如何执行的
    死刑分为缓期2年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两种。死刑立即执行即我们平时说的死刑,是一种死刑执行制度,而并非比死缓更严厉的刑罚。
    死刑执行的程序是:
    1、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2、人民法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3、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
    4、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5、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写成笔录,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6、通知罪犯家属。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七条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
    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12: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