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和法规的关系
释义
    法律和法规的关系具体如下:
    1、制订的机关不同:法律的制订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完成的,法规的制订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级主管机构来完成;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于法规的效力,与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在实际的审判和操作中应当以法律为准;
    3、空间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间效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之内;
    4、调整范围不同,法律的调整范围可以涉及多个方面或多项内容,法规的调整范围一般是社会生活的某一具体方面或某一项具体内容。
    法律和法规的辨析:
    1、“法律”和“法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立法权限和法律效力各有不同,不可混淆;
    2、“法律”,在我国,是专门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称,如《刑法》、《民法》、等;
    3、“法规”是法律效力相对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法规”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由国务院及其所属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也称行政规章;二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三是较大的市(省会、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4、“法规”一般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称谓,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
    5、“法律”通常可以简称“法”。比如,称全国人大制定某部法律为“立法”。但是,“法规”则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别称为“行政规章”,或称为“地方法规”,而一般不能简称为“法”,因而也不能将制定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笼统地称为“立法”。
    法律规范作用:
    1、法的规范作用 作为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1)告示作用:法律代表国家关于人们应当如何行为的意见和态度;
    (2)指引作用:法是通过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
    (3)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好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4)预测作用: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
    (5)教育作用;
    (6)强制作用:在于制裁违法行为。
    2、法的社会作用;
    (1)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综上所述,“法规”是法律效力相对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