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认罪悔罪从轻处罚的法律依据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订,明确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可从轻处罚,并设立了认罪认罚程序,赋予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权利,通过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获得从轻处罚的建议。
    法律分析
    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已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确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愿意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审查起诉阶段,设立了认罪认罚程序,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权利,可以通过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获得从轻处罚的量刑建议。
    拓展延伸
    认罪悔罪政策对犯罪者的影响及其法律依据
    认罪悔罪政策是一种法律机制,旨在鼓励犯罪者自愿承认罪行并表达悔意,以期获得从轻处罚或减轻刑罚的机会。该政策的实施对犯罪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认罪悔罪表明了犯罪者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的认知和承担责任的态度,有助于社会的道德教育和法治建设。其次,认罪悔罪可以减轻犯罪者的刑罚,为其重新融入社会提供了机会。这一政策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刑法相关条款以及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在具体实施中,法官会根据犯罪情节、认罪悔罪的真实性和积极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判决结果。认罪悔罪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需要保障公正与公平原则的平衡。
    结语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确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认罚的权利,并提供从轻处罚的机会。这一认罪悔罪政策对于犯罪者的改过自新和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展示了犯罪者的认知和责任承担态度,也为其重新融入社会提供了机会。在实施中,法官将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确保公正与公平原则的平衡。认罪悔罪政策的推行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第一百七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0: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