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被害人可以通过提供证据、心理鉴定等方式证明自己的精神损失。但是,精神损失的赔偿并非固定,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1.《侵权责任法》第十三条:“权利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精神损害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被害人提供书证、证人证言、物证等证据,证明遭受侵权行为后的精神痛苦、恐惧、焦虑等不良后果或者精神损伤的,应当认定为因侵权行为遭受精神损害。”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解释》第七条:“对因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恐惧、焦虑等不良后果或者精神损伤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予以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