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该遵循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均等原则,即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分割的权利。 2、适当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由于父母离异后给未成年人今后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为了能使子女将来的一个较好的环境里成长; 夫妻在分割财产时应根据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给抚养子女的一方多分一些财产,以照顾子女的实际需要。 3、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原则。 4、经济帮助原则,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的帮助。 5、损害赔偿原则。 一、老丈人出轨离婚财产如何分配 因一方出轨而导致离婚的,离婚财产分割一般分以下几种方式:一、双方协商决定夫妻离婚时,一般情况下,两人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来分割。协商时,需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自由分割。这个也是夫妻离婚时最常见的一种财产分割方式,通常情况下,出轨一方因为道德谴责,都会多迁让无过错一方,尽量给予对方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补偿。二、法院判决如果离婚夫妻双方不能协商一致,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法院判决时,首先会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均等分配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一般适用均等分割。2)适当照顾子女夫妻离婚后,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当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给抚养子女的一方多分一些财产,以照顾子女的实际需要。3)照顾无过错方如果是出轨导致离婚的,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照顾无过错方。但需要无过错方提供出轨方相关的有力出轨证据。4)给予无过错方赔偿对于出轨导致的离婚,有重婚、与他人同居情形的,法院会让无过错方提出请求损害赔偿。赔偿则是从夫妻分割后的财产中支付,分割的财产不足给予的,从其个人财产中补足。 二、分割财产时,人民法院有哪些原则?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原则既反映在《民法典》的各条法律规范中,又是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办案指南。该原则体现在离婚财产分割上,就是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这里的“照顾”,既可以在财产份额上给予女方适当多分,也可以在财产种类上将某项生活特别需要的财产,比如住房,分配给女方。毕竟从习惯势力上、从传统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障碍上、从妇女的家务负担、生理特点上讲,离婚后一般妇女在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上也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 同时,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不应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进行分割时,应尽可能分给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该生产资料效用的一方;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活资料进行分割时,要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的使用价值。不可分物按实际需要和有利发挥效用原则归一方所有,分得方应依公平原则,按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4、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把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5、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灭失的,另一方不予补偿。这是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符合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本质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 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