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市公司融资的流程有哪些? |
释义 | 1、撰写商业计划书,用于应对不知何时会遇到的投资人或投资经理。撰写商业计划书不仅是一个包装和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清产品思路的过程。 2、找到投资人。 3、路演:参与有组织的路演让你有机会一次接触许多投资人,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同时,此类路演活动可以让你接触到其他创业者,也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4、与投资人单独约谈:路演给投资人留个好印象,第一印象过关的话,就有机会展开私密的约谈了。 5、交易价格谈判:约谈是让投资人了解你的项目和团队,至于具体投不投还要看玩法,估值、出让比例、附带权利比如优先股是否具有投票权、是否配备反稀释条款等。令投资人追捧的好项目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争做好产品永远比谈判技巧更有用。 6、签订投资意向书:签订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条款并三思而行,由于创业者一方参与签订的往往仅创始人(CEO)一人,CEO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团队的利益。建议有余力的创业者在一切融资交易环节聘请律师。 7、签署正式的法律文件:同上,此处为正式合同而非协议,请谨慎对待。 8、股权变更:并非简单的双边协议签署,此步骤需与工商局、银行等机构协同完成。 9、获得注资:投资正式到账。 10、主动联系投资人汇报公司状况:以一定的频率(月或季)向投资人提交财务报表及运营报表。 11、准备下一轮融资:一轮融资到账时就该考虑下一轮融资了。 一、信托融资的风险有哪些 1、道德风险。 正如题主在问题中所描述的,信托标的的审核不负责任这种可能完全存在,而在我看来这就是道德风险当中的一种。如果可以用更规范一点儿的方式来描述,那就是信托公司的内部人员没有尽到起码的职业道德,导致信托产品在项目甄选到后期管理信息披露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故意的误导、回避甚至欺诈行为。目前此类风险出现的最多的可能是在一些无节操的三方销售公司的销售环节,恶意隐瞒或者误导投资人购买了风险水平与投资人风险识别能力不相匹配的产品。但是从概率上不能排除一些公司内控制度失效或者高层人员腐败导致的道德风险。毕竟金融企业尤其是投融资这个行当,本身还是属于高危行业的。 2、“时差风险”。 如果说前面的道德风险是从业人员主观故意谋利导致项目隐藏了风险的话,那么这种风险可能更多的是由于从业人员主观上过于“尽责”而导致的。任何投融资的项目都要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相匹配,而信托公司对于信托产品的审核和运作是有固定的流程的,设想在这一流程规范运作,每一个环节的人都一丝不苟,导致整个项目的决策审批和执行环节层层拉长到了一个夸张的阶段,那么此时信托项目的运行必然会隐藏了一些风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