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举报工厂环境污染的方法
释义
    举报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流程及处理:
    1、环境监察人员立即组织初查、取证,并当场纠正违法行为,防止危害扩大。
    2、监察人员向市环保局报告事故情况,按照安排采取措施。重大事故需迅速报告省环保总队。
    3、监察支队信访室填报立案登记表,组成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收集证据。
    4、调查组制作调查报告,报市局审查,特大事故抄报国家环保总局。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法律分析
    举报流程:
    1、环境监察人员接群众举报或现场检查中发现有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须立即组织初查并现场取证。掌握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间和有关责任人,预测污染事故危害程度及事故发展态势,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和对在场当事人的询问笔录,有关证据可能灭失的,还须进行当场取证。
    违法行为仍在延续,且可能加剧污染危害的,监察人员须当场责令纠正违法行为,防止污染与破坏危害扩大;对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通报,应急避险,并与责任人、消防单位共同拟定防治措施,消减污染与破坏危害。
    环境监察人员应随时向主管支队长、支队长报告事故发展态势和处理情况。
    2、监察人员初查结束,完成现场应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危害程度的初步情况向市环保局报告,及时按照市环保局的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对市环保局初步认定的重大或特大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监察支队信访室应于发现事故后5小时速报省环境监察总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船舶造成污染事故的,由就近的航政机关调查处理。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调查处理。对于上述原因所致的水污染事故,环境监察人员必须依据履行法定职责正确履行监管职能,及时告知污染事故受害方委托具备污染事故鉴定资格的单位进行必要的鉴定工作,不得因消极等待而导致失去鉴定的客观环境或条件,不得超越法定职责进行有关鉴定。
    3、监察支队信访室根据初查情况填报立案登记表,制作调查取证方案,送局法制科审查。
    局法制科、监察支队、监测站派员组成调查组,依照市环保局批准的调查取证方案展开全面调查。进行取样监测、录像、拍照,掌握事故原因、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制作现场勘查笔录;与当事人就违法行为进行认定,了解在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制作询问笔录。
    调查取证结束后,调查组将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调查报告书面报市局。对市局确认的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监察支队立即将调查报告上报省环境监察总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同时抄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
    4、调查终结,调查组收集案件调查中形成的监测报告、勘查笔录、询问笔录、照片、录像带等制作调查终结报告,送局法制科审查。局法制科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制作《告知申辩(听证)权利通知书》,根据相对人请求主持召开听证会和听取陈述和申辩;填写行政处罚审批表报局执法领导小组审批后,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结语
    根据上述举报流程,环境监察人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他们将立即组织初查、现场取证,并制作相关笔录。对于违法行为仍在延续且可能加剧污染危害的情况,监察人员将当场责令纠正,并与相关单位共同拟定防治措施。监察人员还需随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发展情况。初查结束后,他们将向市环保局报告事故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将立即上报省环境监察总队。调查组将展开全面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并将调查报告上报相关部门。最终,行政处罚决定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制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订):第三章 工业固体废物 第四十二条 矿山企业应当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减少尾矿、煤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贮存量。
    国家鼓励采取先进工艺对尾矿、煤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尾矿、煤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矿山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等规定进行封场,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不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不得出厂和销售。
    使用伴生放射性矿渣和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石材做建筑和装修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控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五章 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的放射性污染防治 第三十七条 对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应当建造尾矿库进行贮存、处置;建造的尾矿库应当符合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要求。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7: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