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社区委员会成员任期为3年或5年? |
释义 | 居民委员会任期调整为五年,与其他组织保持一致。优化居民选举措施,包括设置投票点、规范委托投票行为,加强选举监督。同时,通过宣传激励推动村民参与选举。以上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修正案(草案)》,这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基层自治机制,促进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统一换届工作部署,保持稳定的领导队伍。 法律分析 一、居民委员会任期三年还是五年 现在居民委员会任期已经是五年的期限了,与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保持一致。 二、居民选举的优化措施 规范选举程序,落实选举规则。 1是合理设置投票点。加强对固定投票箱和流动票箱的管理,一方面,合理设置固定投票点,保证每个村庄至少有一个固定投票箱,并安置电子摄像头,安排专门人员管理固定投票箱。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数量,尽量减少流动票箱的使用。 2是严格规范委托投票行为。对委托代投的对象、范围、张数和手续作出明确规定,恪守无书面委托书不能代投以及委托数不得超过3张的规定。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应制定合理制度,保障其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多方协调助力,强化选举监督。 1是政府督促选举程序执行。乡镇政府要对选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如加强对委托投票和投票箱的监管、督促村委会建立规范的选举档案等,敦促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是做实村民监督选举的渠道。提前宣传选举,及时公开候选人的名单及个人信息,让村民在充分了解候选人信息的基础上,实行对选举全过程的监督。 3是加强社会监督。邀请媒体或社会组织以及农村调研人员,参与村委会换届选举,对选举的竞选、投票、计票、唱票等环节进行监督,确保选举过程程序正当、选举结果公开公正。 加大宣传激励,推动村民参与。 1是设立临时宣传机构,引导村民参与,采用编顺口溜和漫画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是宣传与培训结合,通过入户宣传、下院子讲解,增加村民对换届选举具体事宜的了解,提升村民参与选举的能力,推动村民主动参与选举。 3是对选举期间参与选举的村民提供稍高于当地日薪水平的补贴,解除村民参与选举的后顾之忧。 三、相关法律依据 《修正案(草案)》 将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与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保持一致,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村和社区公共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实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与村和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有利于保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队伍相对稳定。 结语 通过将居民委员会任期延长至五年,与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保持一致,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村和社区公共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规范选举程序,落实选举规则,合理设置投票点,严格规范委托投票行为,加强选举监督,多方协调助力,强化选举监督,加大宣传激励,推动村民参与,对选举期间参与选举的村民提供补贴等措施,有助于提高选举的公正性和参与度。以上措施均依据《修正案(草案)》,将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有利于保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队伍的相对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工作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检察建议。有关单位应当将采纳纠正意见、检察建议的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没有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22修正):第四章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四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 第八十七条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和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和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应当批准;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可以根据情况,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 因社区矫正对象迁居等原因需要变更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变更决定。社区矫正机构作出变更决定后,应当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和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并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