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法如何规定未成年犯罪
释义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未成年犯罪,父母的法律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应由其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他人经济损失的,根据《民法》相应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
    2、法定监督责任
    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及对未成人的成长负有的法定监护责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监护责任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未成年人父母的职责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
    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
    我们先从认定该未成年人所犯罪的类型——是属于民事犯罪还是属于刑事犯罪。对于民事犯罪,监护人只需要承担经济上的赔偿。虽然家长是有教育、抚养被监护人的义务,但当该未成年人触犯刑事法律时,家长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8: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