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调整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现行法律调整对象分别是什么
释义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知识产权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知识产权调整的是知识产权取得过程中、利用过程中、保护过程中、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和知识产权发生的社会关系,具体包括:
    (1)申请人之间的关系;
    (2)行政主管部门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
    (3)申请人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4)知识产权自愿利用过程中,权利人与受让人、被许可人之间的关系;
    (5)知识产权强制利用过程中,权利人与利用人之间的关系;
    (6)行政保护中发生的关系;
    (7)司法保护中发生的关系;
    (8)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与申请人、权利人等的关系。
    1、知识产权取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知识产权的取得过程是智力成果取得专有权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关系到知识产权能否依法取得,是法律调整知识产权的起点和前提。这类社会关系具体包括:(1)申请人之间的关系;
    (2)行政主管部门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
    (3)申请人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2、知识产权利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权利人可以利用之去实现自己的物质利益。同时,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等的需要,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对知识产权强制利用。知识产权利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具体包括:
    (1)知识产权自愿利用过程中,权利人与受让人、被许可人之间的关系;
    (2)知识产权强制利用过程中,权利人与利用人之间的关系。
    3、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而且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更容易受到侵犯,并且受到侵犯还不容易被发现。因此,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必须由法律进行调整。这类社会关系具体包括:
    (1)行政保护中发生的关系;
    (2)司法保护中发生的关系。
    4、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与其他民事权利相比较,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更为突出。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与申请人、权利人等的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