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残疾人在面对侵犯时如何自卫?
释义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对构成何罪没有决定性影响。残疾人也应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应减轻或免除处罚,但具体情况没有明文规定。在裁量减轻或免除处罚时,需综合考虑防卫行为的起因、保护利益性质、超限度程度及危害轻重、防卫人罪过形式和处境,以及防卫过当的原因。
    法律分析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其实,防卫过当不是具体的独立的罪名,它只是表明防卫行为的性质,对构成何罪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残疾人防卫过当也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减轻处罚,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
    根据司法实践,对于防卫过当行为裁量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情况:
    1、防卫行为的起因;
    2、防卫所保护利益的性质;
    3、防卫过当所明显超过限度的程度及造成危害的轻重;
    4、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当时的处境;
    5、造成防卫过当的原因。
    拓展延伸
    保护残疾人权益:有效应对侵犯的自卫策略
    在面对侵犯时,残疾人可以采取多种自卫策略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法律是最有力的武器。残疾人可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国家法律和国际人权法,以便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保护措施。其次,残疾人可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自卫技巧,如自我防卫和紧急求助技能。此外,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也非常重要,包括与其他残疾人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团体建立联系,互相支持和分享经验。同时,残疾人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和建议。总之,残疾人应当积极主动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侵犯和歧视行为。
    结语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具体情况需综合考虑起因、保护利益性质、超过限度程度、主观罪过形式及造成原因等。残疾人在面对侵犯时可采取法律、自卫技巧、社会支持网络和法律援助等多种策略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积极主动地抵制侵犯和歧视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康 复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单位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康 复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科学研究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