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出现严重污染环境污染后果特别严重要依法追究其什么责任 |
释义 | 依据环境污染应承担的责任,如有他人受损,侵权者应负侵权责任。对于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含有放射性废物、传染病病原体、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因污染环境应该承担的责任是: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拓展延伸 污染环境责任的法律界限与实践 污染环境责任的法律界限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在法律层面,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对污染环境的责任和相应的法律界限。根据这些法律规定,污染环境的责任主体包括企业、个人等,他们应承担起防止污染、减少污染、修复环境等责任。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法律执行的复杂性和监管的不完善,污染环境责任的界限常常存在争议。一方面,一些企业或个人可能逃避责任,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一些环保组织或个人可能过度追责,对企业施加过重的负担。因此,为了更好地界定污染环境责任的法律界限并实践,需要加强法律监管力度,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结语 污染环境责任的法律界限与实践是复杂而重要的议题。法律规定了对污染环境的责任和法律界限,企业和个人应承担起防止污染、减少污染、修复环境的责任。然而,实践中存在着法律执行复杂性和监管不完善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界定污染环境责任的法律界限并实践,需要加强法律监管力度,提高环保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维护人类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