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随着《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施行,有效地限制了企业无止境地滥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获取利益,使得备受现代科技手段威胁的个人信息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作为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处理者,商家、企业应当熟悉个中规则,紧跟法律脚步,依法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企业应该如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1.企业在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当获得消费者的同意、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获取。同时获取信息时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明示其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不获取与其处理目的无关的个人信息。 2.企业在日常经营时应当保持敏感度,注意辨别其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属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同时按照法律规定使用并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在进行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活动时,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 法条链接 《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四条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 第六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二、被政府、法院公开的个人信息可以随意使用吗? 1.企业在处理经政府、法院等公权力机关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目的性相关原则,即其对公开信息的商业使用应当符合公开的目的,同时应当合理使用。 2.企业
该内容由 程济春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