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形成网络暴力的原因 |
释义 | 形成网络暴力的原因如下: 1.网民的匿名性,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 2.一些网民的素质原因, 3.社会的不公, 4.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等。 一、网络诈骗行为有哪些 1、假冒好友 诈骗手法:骗子通过各种方法盗窃邮箱账号后,向用户的好友、联系人发布信息,声称遇到紧急情况,请对方汇款到其指定账户。嫌疑人在与网民视频聊天时录下其影像,然后盗取其密码,再用录下的影像冒充该网民向其社交群里的好友“借钱”。 2、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是当前最为常见也较为隐蔽的网络诈骗形式。犯罪分子通过使用“盗号木马”、“网络监听”以及伪造的假网站或网页等手法,以转账盗款、网上购物或制作假卡等方式获取利益。 3、网银升级诈骗 目前全国最新型的电信诈骗犯罪,是利用网银升级、信用卡升级、网银密码升级等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发送与官方网址相似的“钓鱼网站”,从而窃取受害人的登录账户和密码口令。 二、不可赔偿精神损害种类 不可赔偿精神损害的种类有: 1.法律事实以外的原因导致的精神损害。例如自然灾难、失恋(违反婚约除外)、特别偏好的价值(如为崇拜的偶像跳楼自杀而悲痛)等。 2.损害主体非当事人且与当事人无特定的法律关系。如目睹血淋淋的凶杀或交通事故现场所致精神损害。 3.较低层次的精神不快或不适。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及法治程度不高及其他各因素,这些精神损害不能或不可能得到法律救济。如就餐时服务态度不好或饭菜久待不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这个范围将逐步缩小。 4.不具备精神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法律事实造成的精神损害。例如,侵权所致的精神损害赔偿要件一般为:侵权行为、严重的精神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加害人的主观过错,缺其一则不具有可赔偿性。 三、怎样识别网络诈骗 从目前情况看,网购诈骗主要有以下8种方式: 1、谎称其货品为走私物品或海关罚没物品,要求网民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押金、定金; 2、谎称网民下订单时卡单,要求网民重新支付或重新下订单; 3、谎称支付宝系统正在维护,要求网民直接将钱汇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4、谎称购物网站系统故障,要求网民重新支付; 5、谎称网店正在搞促销、抽奖活动,需要交纳一定的手续费等等; 6、网民在网购飞机票时,嫌疑人谎称网民提供的身份信息有误,要求网民重新支付购票款; 7、谎称需要进行资质验证,要求网民支付验证资质费; 8、谎称店内无货,朋友的店里有货,于是推荐一个看似差不多的网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