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的相关条款
释义
    劳务派遣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补充用工形式,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工作岗位。实施劳务派遣需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动合同》和《劳务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直接劳动关系,而是与人才中介等专门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再由该单位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
    法律分析
    劳务派遣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用工形式。我国目前采取劳动合同用工形式为主,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作为补充的用工形式。一般来说,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定《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务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人员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另一人才中介等专门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再由该人才机构派到用人单位劳动,用人单位与人才机构签订派遣协议。
    拓展延伸
    民法典修订的必要性与挑战
    民法典作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其修订具有重要的必要性与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变化,现行民法典中的一些条款已经无法适应实际需求,需要进行修订。修订民法典旨在完善民事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然而,民法典修订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确保法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因此,民法典修订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法律条款,以应对社会变革和法律发展的挑战。
    结语
    劳务派遣作为我国的一种用工形式,为劳动合同用工形式的补充。劳务派遣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在实施劳务派遣时,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务协议》。这种用工形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人员之间仅有使用关系,而非聘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的实施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用工的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2: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