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了解警察是否介入? |
释义 | 报案后,民警会进行笔询并形成案情记录,报案人可要求办案警察的联系方式。案件是否立案取决于初查结果,只有符合立案标准才会进行调查。立案不取决于报案人意愿,一旦满足刑事案件标准,警察将主动联系报案人。 法律分析 可以能过以下方式得知是否立案: 1、报案后,民警会带报案人到派出所进行笔询,形成一个书面文字的案情记录,这个叫受案,民警给报案人一个同样的记录备份。在这个过程中,报案人可以要办案警察的联系方式,随时向警察咨询案件进展。 2、报的案是否够构成刑事案件,是需要调查的,普通的纠纷或一般的违法,可以调解或者治安行政处罚什么的。只有经过初查,案件够立案标准,才会进行立案调查。立案是一个独立的司法程序,是一个案件的开始,不会取决于报案人“想不想”。一旦构成刑事案件立案标准,那么警察就会主动联系报案人了。 拓展延伸 警察介入前的预警信号是什么? 警察介入前的预警信号是指在警察正式介入某个事件或情况之前,可能出现的一些迹象或指示。这些信号可以是行为上的变化、特定的举动、情报信息的收集等。预警信号的具体表现因情况而异,但可能包括:频繁的警车巡逻、警察在附近设立临时基地、警察之间的沟通频率增加、公共场所的安全摄像头增加等。通过观察这些预警信号,人们可以提前了解到警察可能介入的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潜在的法律问题或与警察合作的情况。 结语 通过报案并进行受案登记,您可以了解案件是否已立案。在这个过程中,您可以获取办案警察的联系方式,并随时向其咨询案件进展。只有在初查后,案件符合立案标准,才会进行立案调查。立案是一个独立的司法程序,不会取决于报案人的意愿。一旦案件符合立案标准,警察将主动联系报案人。此外,通过观察警察介入前的预警信号,您可以提前了解到警察可能介入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调整行为,以更好地应对潜在的法律问题或与警察合作的情况。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条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依照法律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施;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对侦查终结应当起诉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代为执行刑罚;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