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最长时间 法律问题
释义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随便看
犯罪的主犯的含义是什么
犯罪分子有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主犯
退休工龄计算公式
如何证明没侵害商标权?
行政案件证据种类
行政案件的证据种类 -证据
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什么 -法律知识
行政案件接受证据
行政案件的证据 法律问题
法律规定的行政证据有哪些
行政诉讼如何质证?
行政诉讼受理后如何提交证据?
行政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诉讼鉴定证据怎样认定
行政诉讼期限内如何准备材料?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效率内涵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规则是如何规定的?
行政诉讼如何质证
行政诉讼法证据原件的效力是如何的
行政证据主要有哪些类型?
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间是
解除收养关系证明怎么写
judicial controversy
judicial convention
judicial cooperation
judicial council
judicial counselor
judicial countermeasure
judicial court
judicial damages
judicial decision
judicial declaration
judicial department
judicial detention
judicial dictum
judicial discretion
judicial discretion
judicial district
judicial divorce
judicial document
judicial documents
judicial documents of civil action
judicial dualism
judicial duel
judicial economics
judicial entity
judicial errors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7 4: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