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讨单位在工伤期间发放工资的问题
释义
    工伤职工在停工休假治伤期间,应享受全勤工资福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停发或部分停发工资福利待遇,否则违法。劳动者可协商解决,若无果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支付工资和赔偿金。如仍不执行,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工资支付情况,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将被责令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法律分析
    工伤职工在停工休假治伤期间,可以享受全勤的工资福利待遇。由于用人单位发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可能有区别,因此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与受伤上个月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一定吻合。但是,不管怎样,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都不得以各种理由停发或部分停发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否则,其行为是违法的。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者工伤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其行为就属于法律规定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此时,劳动者应据理力争,应当采取一定的策略,要求用人单位仍按月发放工资。首先你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若协商无果,劳动者这时可以依法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炒用人单位的“鱿鱼”。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这不会影响劳动者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
    2、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投诉。在地方上,一般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而此事的部门一般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劳动监察大队。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您因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这时,您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处理,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积极申请仲裁。如果用人单位在收到劳动监察大队的行政处理决定后仍不执行,这时劳动者可以委托律师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让用人单位为其违法行为付出经济代价。
    法律客观: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结语
    工伤职工在停工休假治伤期间,享受全勤工资福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停发或部分停发工伤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否则违法。若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福利待遇,劳动者应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1、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2、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3、积极申请劳动仲裁,让用人单位付出经济代价。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可责令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五条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九条 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地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4: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