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税不申报后果是什么 |
释义 | 个人所得税不申报的后果是纳税人可能面临罚款,罚款金额为未缴纳税款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个税申报的流程是纳税人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的用处包括表明个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帮助税务机关核对应税数额、及时收取个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等。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可能面临罚款。 法律分析 一、个税不申报后果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不申报的后果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的税款,逾期不缴的,税务机关除了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外,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没有缴纳或者少缴税款的纳税人,处以未缴纳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个税申报的流程是 个税申报应由纳税人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 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有什么用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有下列用处: 1.表明个人依法履行了纳税申报的义务; 2.有利于税务机关及时核对当事人的应税数额; 3.及时收取个税;保证了国家的一方面的财政收入来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结语 个税不申报的后果是纳税人可能面临强制执行措施,并可能被处以未缴纳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纳税人应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个税申报的流程是纳税人在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有利于表明个人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核对应税数额,及时收取个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可能被处以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中国居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就其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