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要求员工归还私人物品,员工不从如何处理? |
释义 | 劳动合同解除后,公司扣押劳动者档案和物品是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公司退还,并处以罚款。你有权通过协商或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一事归一事,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与该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两者的关系就应当是合法撇清的,公司的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另外,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这件事中,该公司自解除劳动合同时起,就已经无权持有你的档案及私人物品了,你可以通过与公司协商,或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拓展延伸 员工拒绝归还私人物品,公司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当员工拒绝归还私人物品时,公司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公司应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拒绝归还的原因,并尽量解决可能存在的误解或不满。如果沟通无效,公司可以采取内部调解或仲裁的方式,寻求公正的解决方案。如果员工仍然坚持不归还,公司可以考虑采取法律手段,如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以维护公司的权益。此外,公司还可以考虑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明确员工私人物品归还的规定,加强监管和提高员工意识,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综上所述,公司应综合考虑沟通、调解、法律手段和预防措施等多种措施,以解决员工拒绝归还私人物品的问题。 结语 合理维护劳动者权益,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公司无权扣留员工档案及私人物品。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公司限期退还,并处以罚款。员工可通过协商或投诉维护权益。公司可采取沟通、调解、法律手段和预防措施等综合措施解决该问题。公司应重视员工权益,确保合法撇清关系,维护法治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