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是自己全责吗 |
释义 | 肇事逃逸是全责。交通事故对方逃逸的,逃逸的一方应当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如果证明确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肇事后逃逸的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同时毁坏事故现场的也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一、机动车追尾逃逸怎么处理 追尾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对于追尾逃逸,交警部门会出具责任认定书,一般逃逸的人会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如果另一方也有过错,可适当减轻责任。但是追尾逃逸的行为需要处最低两百元、最高两千元的罚款并处最高十五日的拘留,且追尾如果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4、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5、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酒后肇事逃逸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酒后肇事逃逸的处理方法有: 1、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更,证据丢失,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核实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2、当事人逃逸,但公安机关查明事故事实,一方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另一方不承担责任; 3、当事人逃逸,但公安机关查明事故事实,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三、交通肇事者逃逸该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者逃逸该的处理是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准申领驾驶证,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 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1、肇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准申领驾驶证; 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 2、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在此,我也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千万不要选择逃逸,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