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海外并购风险何在? |
释义 | 1、政治风险 如果两国在经济上是合作伙伴与互利共赢关系,东道国就会对中国企业到其境内投资持欢迎态度;如果两国在经济上是竞争甚至是敌对关系,东道国便有可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百般阻挠和刁难。为了保障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安全,有些国家对于外资常常采取戒备的态度,如规定本国资源类企业不能被外国的国有企业收购,即使允许收购的,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审批等。因此,进行海外并购,需要清楚地了解一些国家的敏感领域,比如能源、金融、先进技术,特别是军民两用的技术和基础设施等。 2、法律风险 各国针对外商投资的法律、审查制度、监管制度差别很大。例如,每个国家都有反托拉斯法,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在审查程序上差别很大。若这方面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谈判成本升高、交易时间拉长,最终可能导致并购谈判失败。海外并购还面临国际法律法规的适应问题。包括东道国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规范以及国际商务行为需要遵守的法律规范。由于对当地法律的疏忽和陌生,许多中国企业在从事海外投资时都曾遭遇法律麻烦。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重视、了解和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 3、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并购定价、融资和并购支付等环节,一旦某项财务决策引起了企业财务状况得恶化,将可能导致并购行为的终结或者失败。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和对资金链的隐忧都是控制财务风险需要考虑的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很多公司的市值下滑,中国部分企业过于盲目地进行海外收购,但没有考虑过被收购企业是否与自身长期的经营发展战略相契合,并购成为一种冲动行为。为抵御财务风险,企业可在谈判中设置特别条款,通过估值的方式将风险排除,以避免交割时交易成本增加;也可对投资架构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融资等行为涉及的实际税负。 4、整合风险 收购方应在谈判前期就考虑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如成本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等。然而,很多企业没有重视这个环节,最终导致并购失败。一般来讲,并购整合的过程中,会面临企业管理文化的差异、市场定位的差异以及一些政治因素所导致的整合不畅等问题。对于打算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一定要做好并购前的市场调查工作,熟悉国外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并需要与被并购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保证并购行为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一致。 一、我国企业企业海外并购的作用 海外并购的作用要根据具体的公司并购目的确定,大体有以下几种: 1、为了海外上市,需要海外架构。 2、国内市场饱和,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3、参与国际竞争,需要通过并购消灭竞争对手。 4、为避免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的原因,将产品产地进行转移。 5、为实现劳动力和工厂的转移,而并购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工厂。 6、通过并购行为,获得国外的技术、专利、品牌或其他知识产权。 7、为获得海外特殊资源而展开的海外并购,如并购非洲国家的农作物,海外矿产等。 8、为增强企业的海外知名度,通过并购行为进行的宣传。 9、出于汇率变化原因,而需要将人民币大规模地转换为外币,因此通过并购行为实现资本的国际转移。 10.为移民而做的海外并购。 11、为实现在国内销售洋品牌产品,而以并购形式实现海外结构。 12、因上下游企业属于海外企业,为确保原材料或终端销售的利益分享,而并购上下游企业。 13、当然还有一些国内企业做海外并购,是头脑发热,没有特别的目的。就是跟风,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