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案件中被告人亲戚可以作证人吗 |
释义 | 民事案件中被告人亲戚可以作证人,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五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一、民事案件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二、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方式有哪些? 证人出庭作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证人出庭作证申请。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提交申请书。 另一种是法院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涉及下列几种情形时可以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包括: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公益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讼诉、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三、民事诉讼证人作证注意事项有哪些? (1)作证时不得以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材料的方式陈述证言。证人言辞表达有障碍的,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作证。比如聋哑人可以用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2)证人应当就其作证的事项进行连续陈述。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或者旁听人员干扰证人陈述的,法院应当及时制止,必要时可以进行处罚。 (2)审判人员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人员许可后可以询问证人。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法院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要求证人之间进行对质。 (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证人的询问与待证事实无关,或者存在威胁、侮辱证人或不适当引导等情形的,审判人员应当及时制止。必要时可以进行处罚。 (4)证人故意作虚假陈述,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妨碍证人作证,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