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了解一下对行政复议听证规定是什么
释义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的对行政复议听证第三十三条规定,“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由于听证制度不是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必经程序,从该条的规定可以看出,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范围首先应当是重大、复杂的案件;其次是申请人提出;第三是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但何谓“重大、复杂的案件”、何谓“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没有明确规定,这就给行政复议案件承办人和行政复议机构留下了“自由裁量”的空间。由于行政复议具有保护行政行为相对人合法权益和保障的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双层职能,是一把“双刃剑”。对行政机关侵犯行政行为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查清事实,可以依法做出撤销或者责令履行等决定,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样,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的,也要依法作出维持决定,保障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因此,行政复议听证制度运用得好,将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有利于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法律的准确实施。但是,如果运用不好,不仅不利于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而且会给申请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增加申请人的成本。同样,也将会降低行政机关的执法效率,影响正常执法活动,最终影响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正常实施。
    实际上“重大、复杂的案件”的标准和是否有“必要”关键取决于行政复议机构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如果行政复议机构整体素质高,再“重大、复杂的案件”也可能认为是一般案件,不需举行听证案件即可及时处结;反之,如果行政复议机构整体素质不高,再简单的复议案件也会成为“重大、复杂的案件”,认为很有“必要”举行听证。如果将本来简单的行政复议案件当成“重大、复杂的案件”来对待,认为“有必要”举行听证会启动听证程序,不仅违背了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及时、便民的原则,而且为很简单的事磨破嘴、跑断腿,给申请人造成“诉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将听证制度作为行政复议机构审理复议案件的可选择性审理方式,体现了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及时、便民”的原则。行政复议机构应当正确地领会行政复议立法精神,灵活的运用听证程序。如果机械的将听证程序运用到所有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或者单纯追究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听证率,不仅达不到“及时、便民”的目的,甚至将会给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造成“诉累”,增加行政复议双方当事人的负担,最终将直接影响行政复议“保护”和“保障”职能作用的发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2: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