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如果拉人的人明知该群是用于诈骗的,可能构成犯罪。有责任主要看主观上是否有故意。还有你从中有没有获利。如果你从中有获利,那就有责任,你是从犯。如果你并不知道群主是骗子,并且没有获取任何利益,那么你就没有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被拉入的人都是具备正常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他有能力去判断投资决策,也应该有相应的风险意识。 被骗行为与你的行为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心。你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建群用于诈骗活动是违法的,数额较大的话还会构成诈骗罪。邀请加入群聊,一般是社会交互行为,公民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应当谨慎小微、谨防上当受骗。若进入群聊后被骗,首先应当报警,交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建议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除了诚实守信以外,还应当保持警惕性,谨防上当受骗。若被骗,第一时间应当报案,及时制止犯罪、追回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