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定代理人的概念与作用
释义
    法定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其特点是代理权限由法律规定,无限制;与被代理人存在血缘或亲缘关系;为保障无行为能力人参与民事活动而设立;无偿代理。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律分析
    一、法定代理人是什么意思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只能由其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进行诉讼活动。法定代理人是全权代理,其法律地位相当于当事人,其代理权限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权利。
    二、法定代理人的基本特点
    1、法定代理产生的依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委托代理中,代理人的代理权是由委托人通过委托授权而产生的,而法定代理权的产生是不以当事人的个人意志为条件的,而是直接源于法律的规定。
    2、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限范围也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且一般都属于普通代理或全权代理,没有代理权限范围的特殊限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则取决于委托授权书的规定,既可以是全权代理,也可以是特别代理,代理人只能在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内代理委托人进行法律行为。
    3、法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特定的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血缘或亲缘关系正是法定代理产生的基础。
    实践中,最常见的法定代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父母作为其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
    (2)配偶一方作为其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对方的法定代理人;
    (3)成年的兄、姐作为其未成年的弟、妹的法定代理人;
    (4)职务代理中的代理人。
    4、法定代理的宗旨在于保证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够通过代理行为顺利地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它主要是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而设立的代理方式。
    5、法定代理都是无偿的
    三、和法定代理人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结语
    法定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他们拥有全权代理的地位,代理权限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人享有的全部权利。法定代理人的产生不以当事人个人意志为条件,而是直接源于法律的规定。代理权限范围由法律规定,常见的法定代理人包括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法定代理的宗旨在于保障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权利。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民事诉讼法》和《民法典》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九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 第二十条 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依法自主开展律师业务,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