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醉驾从重处罚后如何判缓刑? |
释义 | 醉驾符合缓刑条件可判缓刑,判缓刑可当庭释放,但可能需回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缓刑考验期为拘役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或有期徒刑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少于2个月或1年。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考验期,先行羁押期间不计入考验期。 法律分析 一、醉驾从重处罚后怎样才能判缓刑 醉驾只要符合缓刑条件就能判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二、判缓刑可以当庭释放吗 可以,一般都是当庭释放的。但如果是从看守所直接到法院的,那可能还要回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 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宣告缓刑时,应同时宣告缓刑的考验期。 根据我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即使对犯罪人已先行羁押,羁押的期间也不计算在缓刑考验期限的时间之内,更不能将先行羁押的期间折抵缓刑考验的时间。 拓展延伸 醉驾罪判缓刑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醉驾罪判缓刑的条件和程序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判决缓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悔罪态度,并有真诚的改过表现;其次,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再次,被告人有较好的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最后,被告人在侦查阶段有积极的配合和认罪态度。判缓刑的程序一般包括法庭审理、辩论、判决等环节。具体的判缓刑条件和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案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 结语 醉驾罪判缓刑的条件和程序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判决缓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悔罪态度,并有真诚的改过表现;其次,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再次,被告人有较好的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最后,被告人在侦查阶段有积极的配合和认罪态度。判缓刑的程序一般包括法庭审理、辩论、判决等环节。具体的判缓刑条件和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案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