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是什么?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一条对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处罚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不同情节分别予以从轻到重的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容留他人吸毒罪不再要求同时具备“容留”和“出售毒品”两种行为。这一法律规定旨在打击毒品犯罪,保护社会安全。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一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于容留他人吸毒罪,应当区别以下三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予以从轻到重的处罚;对单纯容留行为的,应当处以相对较轻的刑罚;对以牟利为目的的容留行为的,应当在法定刑幅内处以相对较重的刑罚;对以贩卖毒品为目的的容留行为的,应当以容留他人吸毒罪从重处罚,并在此基础上与贩卖毒品罪进行数罪并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 容留他人吸毒罪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九条规定罪名,但第九条规定是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出售毒品,《刑法》只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不再要求必须具有“容留”和“出售毒品”两种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4月7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于2016年4月11日起施行。 拓展延伸 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严厉而严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处罚的形式和程度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可能导致刑事指控,被定罪后可能面临监禁、罚款或社区服务等刑罚。此外,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也可能导致社会声誉受损、工作丧失、家庭破裂等负面后果。因此,为了避免法律后果的严重影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远离任何与吸毒有关的行为。 结语 容留他人吸毒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严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容留他人吸毒构成犯罪,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具体情节的轻重,可能会受到拘留、罚款或其他刑罚。此外,容留他人吸毒还可能导致社会声誉受损、工作丧失等负面后果。为了避免法律风险和个人损失,我们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远离任何与吸毒有关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九条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对依照前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社区戒毒,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六条 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进行社区戒毒。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