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渎职行为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超越职权等行为。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信任,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法律中,对渎职行为有明确的追究和处罚规定。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8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忠于职守,勤政廉政,依法办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37条:公务员应当忠于职守,恪尽职守,为人民服务,履行职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7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物、公共资源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处罚金或者拘留。 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69条: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破坏选举、干预司法、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渎职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由以上法律规定可知,渎职行为是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会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信任,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于这种行为,法律有明确的追究和处罚规定,必须依法追究责任,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