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安局逮捕后的程序是什么? |
释义 | 逮捕程序和要求的简述: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由公安机关签发逮捕证,执行逮捕人员不少于2人,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要求被逮捕人在证上签字或按手印,拒绝者需注明。逮捕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异地逮捕需通知所在地公安机关,携带相关文件,被逮捕地公安机关应协助执行。释放或变更逮捕需通知检察院。 法律分析 1、对于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逮捕证,立即执行。 2、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责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证上签名(盖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绝在逮捕证上签字或按手印的,应在逮捕证上注明。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请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或者作出逮捕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24小时之内进行讯问。 4、到异地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到异地执行逮捕时,应携带批准逮捕决定书及其副本、逮捕证、介绍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协助执行。 5、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将逮捕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 拓展延伸 逮捕后的程序: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程序 逮捕后的程序是指在逮捕行为发生后,为了保障公民权益,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的一系列程序。首先,被逮捕的人应当被及时告知被逮捕的原因,并且有权保持沉默。其次,警方必须尽快将被逮捕者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在司法机关的审查阶段,被逮捕者有权获得辩护人的协助,进行辩护,提供证据,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司法机关也会对逮捕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对被逮捕者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措施。在整个程序中,法律保障了被逮捕者的权利,确保了公正和公平的审判。这些程序的执行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 结语 逮捕后的程序旨在保障公民权益,确保司法公正。被逮捕者有权知悉逮捕原因,并保持沉默。警方应迅速移交给司法机关,确保被逮捕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在司法审查中,被逮捕者有权获得辩护人的协助,提供证据。司法机关会审查逮捕的合法性,并决定进一步的强制措施。这些程序确保公正审判,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法律文书制作逮捕证并立即执行。必要时,可以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协助执行。执行逮捕后,应当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公安机关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应当将执行情况和未能抓获的原因通知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逃的,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撤销逮捕决定之前,公安机关应当组织力量继续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三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凭人民检察院送达的决定拘留的法律文书制作拘留证并立即执行。必要时,可以请人民检察院协助。拘留后,应当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将执行情况和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原因通知作出拘留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在人民检察院撤销拘留决定之前,公安机关应当组织力量继续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