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及其分类
释义
    非营利机构的主旨是为实现社会公益而不是追求利润,其注册条件包括不以营利为目的、有一定数量的发起人和会员、必须有管理人员、场地和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律依据,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且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法律分析
    非营利机构指组织的经营、运作目的不是获取利润,而是政府以外的为实现社会公益的组织,其中有一些类似于我国的事业单位。,非营利机构注册条件:,
    1、不以营利为目的。开设此机构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等,一般有慈善团体、文化交流促进团体等,总之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
    2、人数方面:发起人(5人以上)、发起单位(3个以上),登记时,最少要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人以上的单位会员。,
    3、设备与管理方面:必须要有固定的管理人员(负责人或负责小组)、有固定的场地、有合法的经济来源(三万元以上资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160;【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160;【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160;【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拓展延伸
    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及其税务优惠
    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及其税务优惠是指在法律框架下,非营利组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和税务优惠。非营利组织是指以公益为目的,不以盈利为主要追求的组织形式,如慈善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法律地位方面,非营利组织通常需要进行注册和备案,以便获得法律认可并享受相关权益。税务优惠方面,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享受免税或减免税的待遇,这有助于减轻其财务负担,提高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和税务优惠旨在鼓励和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福利的提升。
    结语
    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和税务优惠,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注册和备案,非营利组织获得法律认可,享受相关权益。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它们还可以享受免税或减免税的待遇,减轻财务负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旨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升社会福利水平。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和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和美好的社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 人身和人格权益 第二十二条 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发现报告,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被解救妇女的安置、救助和关爱等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二章 捐赠和受赠 第十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可以依照本法接受捐赠。
    本法所称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本法所称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十五条 慈善组织不得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不得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9: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