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过劳死是否能认定为工伤?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或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或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并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后旧伤复发,均视为工伤。根据条例规定,职工在前两种情形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在第三种情形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的其他待遇。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拓展延伸
    过劳死的赔偿标准和程序
    过劳死的赔偿标准和程序是指在劳动者因过度劳累、长时间工作等原因导致死亡时,相关法律规定了一定的赔偿标准和赔偿程序。根据我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过劳死的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丧葬费、抚恤金、赡养费等,具体金额根据劳动者工资、工龄、家庭状况等因素确定。赔偿程序一般包括劳动者家属提出申请、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劳动争议调解或仲裁、最终由法院判决等环节。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强劳动保护,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过劳死的赔偿标准和程序合理、公正。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职工遭受突发疾病死亡、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以及军队退伍复发伤的情形,将被视为工伤。根据本条例,职工将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对于过劳死的赔偿标准和程序,我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丧葬费、抚恤金、赡养费等赔偿内容,具体金额则根据工资、工龄和家庭状况等因素确定。为确保劳动者权益,我国持续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过劳死的赔偿标准和程序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