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借款时应该如何约定利率
释义
    借款时利率的约定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一、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借款利息的法律依据如下:
    1、没有约定利息的,无权主张利息。但超过约定还款期限或者未约定还款期限,在债权人主张的合理还款期限内未还款的,债权人可以主张逾期还款利息;
    2、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年利率的24%,受法律保护;
    3、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无效,借款人有权要求贷款人返还已支付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
    4、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受法律保护。提前扣除本金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贷款金额确定本金。除借款人另有约定外,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贷款,并在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
    二、高利贷本金受保护吗
    高利贷本金受法律保护,并且符合国家规定部分的利息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只是超过规定的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借款人不还欠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借款人不还款的法律责任包括:
    1、支付逾期利息;
    2、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应当支付违约金;
    3、当事人约定的其他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