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帮人犯罪是否违法? |
释义 | 犯罪行为的构成与主观故意或过失相关,明知并希望或放任危害社会结果构成故意犯罪,而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的过失导致的结果构成过失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共同的犯罪故意,并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行为结合将导致危害社会结果及其因果关系。 法律分析 主观上如果没有故意或过失,就不构成任何犯罪。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拓展延伸 帮助他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在法律上,帮助他人犯罪的行为通常被视为共同犯罪或从犯罪。法律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界定。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界定帮助他人犯罪的法律责任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否存在共同犯罪的意图和目的。帮助他人犯罪的行为必须是有意为之,即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将有助于他人犯罪,并且有意参与其中。 其次,是否实施了实质性的行为。帮助他人犯罪的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质性,例如提供武器、提供犯罪工具、提供计划或策划犯罪等。 第三,是否具备犯罪的客观要件。帮助他人犯罪的行为必须具备犯罪行为的客观要件,例如共同犯罪的行为必须构成犯罪的实质要件,如盗窃、抢劫等。 最后,是否存在犯罪责任的主观要件。帮助他人犯罪的行为必须具备犯罪责任的主观要件,即具备故意或过失等犯罪心态。 总之,帮助他人犯罪的法律责任界定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来进行判断和裁定。这一界定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秩序,确保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和制裁。 结语 帮助他人犯罪的法律责任界定涉及意图、实质行为、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等因素。只有当行为人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将有助于他人犯罪,并实施了实质性的行为,同时具备犯罪的客观和主观要件时,才能被认定为共同犯罪或从犯罪。这一界定旨在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秩序,确保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