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诽谤与诬告陷害有何不同?
释义
    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在行为方式、主观意图、客体要件和捏造事实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分,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而诽谤是当众或向第三者散布,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侵犯公民的名誉。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诽谤与诬告陷害之间的区别如下:
    1、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3、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
    4、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拓展延伸
    诽谤与诬告陷害:法律界的争议与解释
    诽谤与诬告陷害是法律领域中备受争议的概念。诽谤是指散布虚假、贬低他人声誉的言论,而诬告陷害则是指故意捏造事实、陷害他人的行为。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诽谤是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传播,而诬告陷害则是以虚假的指控来诋毁他人。在法律上,诽谤构成了民事侵权行为,需要被告证明言论的真实性或合法性。而诬告陷害则属于刑事犯罪,需要证明被告故意捏造事实并对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尽管两者在法律定义上有所不同,但在实践中,界定诽谤和诬告陷害的界线仍然存在争议,需要依赖法庭解释和案例判决来明确。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在行为方式、主观方面、客体要件和所捏造的事实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诽谤是通过散布虚假事实来贬损他人人格和破坏名誉,而诬告陷害则是故意捏造事实以陷害他人。尽管两者在法律定义上有所不同,但在实践中的界定仍存在争议,需要依赖法庭解释和案例判决来明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 人身和人格权益 第二十八条 妇女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
    媒体报道涉及妇女事件应当客观、适度,不得通过夸大事实、过度渲染等方式侵害妇女的人格权益。
    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二十六条 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五十六条 法官因依法履行职责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9: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