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同我国其他法律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民法的规定上对于火灾事故的受害者的保护力度并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说,火灾的受害者很难得到应有的救济赔偿。火灾事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归责原则,即确定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依据。归责原则解决的是侵权行为客观上已造成损害后果时,侵权人责任承担的基础和根据的问题,在侵权责任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在确定一种侵权行为的责任构成要件时,首先必须确定这种侵权行为应当适用什么样的归责原则。火灾事故的民事责任是一种复杂多样的侵权责任,一般不可能是单一的责任形式,因此,在火灾事故中应使用何种归责原则,应以民事侵权归责原则体系为基础,来具体分析。1、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原则适用于法律明文规定的具体情况。具体的范围是《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条文。在高度危险作用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产品责任、地面施工致人损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等引起的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实践中,最常见的是由于产品质量侵权引起的火灾案件,如空调火灾、电器火灾均可多数归属于产品质量火灾。高度危险作业中引发火灾,实践中也有不少案例,如高压线引发火灾、运输高度危险物、煤气管道引发火灾等情形,均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2、过错推定原则过错推定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它是过错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只不过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在火灾事故中,如果是被害人在执行职务中造成火灾的,应当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确定火灾事故责任。最典型的是,幼儿园、养老院、娱乐场所、工厂等一些经营性场所发生的火灾,往往与职务行为有关,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根据《侵权责任法》,物件管理不当,包括地下物和地上物造成火灾事故的,也可以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归责。过错推定的出现,对于被害人的保护向前迈进了一部,它规定了只要加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承担责任,比起由受害人证明加害人过错,显然有利于受害人一方。3、过错原则大多数火灾责任都属于一般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处理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归责的火灾事故责任以外,其它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则上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归责。4四、公平责任原则虽然在《侵权责任法》二十四条中规定了公平责任但并不是作为归责原则适用,而是分担损失的具体依据。公平责任适用必须是加害人和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其目的是平衡当事人之间损失,并对损失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由于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过错或是都不能证明双方有过错,可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归责。在发生雷击等由于自然原因等不可抗力事件的,也可以适用公平原则归责,共同分担火灾损失。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占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责任。 法律客观: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