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清算报告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
释义 | 1、注销单位的概况,包括注销单位的性质、地址、法人证书编号代码标示、资金、职工人数、单位运转状况及注销原因; 2、注销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财务审计、总体资产评估、土地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委托税收机关或者海关出具的完整纳税证明; 3、注销单位确定清算基准日账面负债情况; 4、注销单位流动资金、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明细表; 5、注销单位债权确认情况; 6、清算组织提供的注销单位有误诉讼争议和未完结的事项说明; 7、清算费用,详细注明支出清算费用的项目和数字; 8、清算结论,对注销单位清算的整体资产进行总得估价。 在企业办理注销登记之前,公司需要处理的事务非常多,比如还没有了结的这些业务,在企业经营过程当中产生的税费,需要给职工支付的工资、补偿金,社保费等这些事情都需要处理完毕以后才能办理注销登记,而这些事项都是由清算组具体负责的。 一、公司注销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一)清算 公司到登记机关办理公司注销程序之前一定要依法进行公司清算,包括终止生产经营销售活动、了结公司事务、了结民事诉讼、清理债权和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等。 公司不论是何性质的清算,均应依下列步骤展开: 1、成立清算组。 2、展开清算工作。 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开展以下业务:接管公司财产、了结公司未了业务、收取债权、清理债务、分配剩馀财产、注销公司法人资格并吊销营业执照。 3、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 4、提出清算方案。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拟定提出清算方案,报股东会讨论通过或者主管机关确认。 清算方案的主要内容有:清算费用、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应缴纳的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分配剩馀财产、终结清算工作。 在清算进行完以后,才能进行注销。 (二)登记 公司注销过程需要分别去以下7个部门或机构办理相应账户注销: 1、社保局:核查是否有未缴清社保费用,然后注销公司社保账号。 2、税务局:核查是否有未缴清税款或费用,然后注销公司的国、地税。 3、报纸媒体:公司需自行登报公示,宣告公司即将注销。 4、工商局:办理公司注销备案,注销营业执照。 5、开户行:注销公司开户许可证和银行基本户等其他账户。 6、质监局:到质监局注销公司的许可证例如生产许可证。 7、公安机关:注销公司印章的法律效应(印章本身可不上交)。 二、公司破产清算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1、导语。主要概述清算组织人员组成情况,确定清算基准日期(指确定清算工作开始的日期),扼要总结工作,说明委托哪些机构完成哪些工作。 2、事业单位概况。内容有该单位性质、地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和代码标识、资金、职工人数、单位运转状况及注销的原因。 3、进行清算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审计法》等相关法规。 4、清算组织的工作情况,如进行接管,清理财产、确认债权债务、财务审计、总体资产评估、土地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委托税收机关或海关出具完税证明等。 5、确定清算基准日帐面资产负债情况。 6、清算审计情况,包括该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情况等。 7、资产评估情况,主要由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对被清算单位的固定资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由清算组织进行综合评估。 8、债权确认情况,主要说明债权的组成和债权人的情况。 9、清算组织提供的事业单位有无诉讼争议和未完结的事项的情况说明。 10、清算费用,详细注明支出清算费用的项目和数字。 11、清算结论,对清算的整体资产进行总的估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