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风险具体有什么 |
释义 | 企业间借款的法律风险有:因借贷程序或内容违背相关法律规定、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后转贷、构成非法集资或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等情形,导致借款合同无效,情节严重且构成犯罪的,还可能会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一、多次发放高利贷构成什么罪 可能涉及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放高利贷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这里的“情节严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要合理地确定发放数额标准。发放高利贷的数额涉及本金、放贷额、获利额、非法获利额等方面要符合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二要合理地确定其他情形严重的标准。如是否属于经常性地向不特定的单位或个人出借资金,出借款项的笔数、累计金额大小,持续时间长短、放贷过程中是否具有其他非法行为等等。 二、赌博欠下的钱可以不还吗 赌博欠债不受法律保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三、公司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企业借款合同具备法律规定的效力要件,一般是有效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贷款通则》第二十一条 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第六十一条 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